儿时过大年 赶年集 每年春节前夕,我最喜欢随父母去赶年集,在赶年集的路上,大人在一起互聊家长里短,我和小伙伴跟在大人后面,笑着闹着,有时还玩起“斗羊”的游戏,小伙伴把一条腿用手搬起来,用一条腿蹦来蹦去,用手搬的腿去撞另一个小伙伴,谁先把搬起来的腿落在地上,谁就输了。我们打闹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年集上。 年集上物品琳琅满目,卖鞭炮、花灯、对联、瓜子、糖块等年货应有尽有。每到一个摊位,大人总要停下来,看物品,问价格,货比三家。遇到认为合适的,大人就买些,只要是吃的,在摊主给打包前,父母总要拿出一些,让我先吃。在年集上我最感兴趣的是卖鞭炮的地方,卖鞭炮的大多在一起,一家挨着一家,为了挣买家,摊主挣着燃放自己的鞭炮,比谁的炮响,随的响,顾客就争着去买。你放我放,这是我最高兴的。一年,一家卖炮的主人,站在桌子上放炮,燃放的炮一个落在炮摊上,引燃了其他炮,顿时鞭炮齐鸣,我拍手称快,被父亲制止了。炮没有了,摊主满脸忧愁,“这个年咋过呀。”父亲看到了,掏出1元钱,给这位摊主,摊主说啥不要,父亲说:“钱不多,回家给孩子买点吃的吧。”激动地摊主向父亲作揖。 大人让我赶集,是有任务的,就是到供销社里买酱油、盐、醋等,让我先排队,春节家家户户要买这些生活必需品,人多,服务员少忙不过来,要排队买。父母先去买其它东西,把其它年货购得差不多时,也快轮到了,回到供销社,父母站到我排的位置上,我到外面玩耍等父母。 我不愿跟母亲去赶集,遇到卖花布的摊位,总是把红红绿绿的布在我身上比划,说要给我做棉裤、棉袄,母亲要拿好多中花布望我身上比划,问我好看不好看,我都说好看,催母亲快点买,好去买鞭炮的地方,给我买鞭炮。 赶年集已经过去50多年,但每到春节时,总想到赶年集的事来。 荡秋千 我的家乡是一个不算大的村庄,春节没有什么娱乐活动,每年春节前,都要在村子的中间搭建一个大秋千。 大秋千两边分别栽着两对交叉的大木梁,在交叉的大木梁上横着一个同样粗的木梁,叫做横梁,先在横梁上放进6个铁环,两边的4个铁环比较小些,中间的一对铁环很大,横梁和斜梁的交叉处用几个拔钉拔死,保证荡秋千人的安全。 两边的秋千是给孩子做的,秋千绳的下面,装着很宽的木板,好让荡秋千的孩子坐在上面,在秋千的两根主绳子上还绑着网兜,以防孩子从后面掉下来。秋千建好后,每天要荡秋千的孩子太多了,陪孩子来玩的大人,总是让自己的孩子玩一会儿,便让给其他孩子。 大秋千白天很少荡,因大人春节前都忙着过年,没时间来荡。初一早上大人拜过年后,便来到秋千前,商量荡秋千的比赛事宜。这时有人会爬上横梁,在横梁上用一根细绳子绑上一个苹果,大人开始争着去荡。咬苹果很不容易,荡的高不一定能咬上苹果,要想咬上苹果,得会用巧劲,用力过大,超过了苹果,用力小了,够不到苹果。不管是谁,只要能把苹果咬下来,谁就是赢者。荡秋千是春节的一个娱乐节目,大年初一,老老少少都会走出家门,来看荡秋千。大人荡秋千,有时是一个人,有时是两个人,大人把秋千荡的很高,常常超过横梁,观看的人们报以掌声。一旦有人把苹果咬下来,现场喊“好”声,掌声不断。苹果咬下来后,又有人爬上横梁,在哪细线上绑上一个红枣,比赛又开始了,红枣更难咬了。如果有人把红枣咬下来,呐喊声、掌声响在小村的上空,给小村带来新春的生机。 看大戏 离我家三里多地的大庙村,是一个大村,每年春节大庙村都要唱大戏。 唱戏大多初一下午开始,从初二到初五,每天上午、下午各演一场。那时觉着好玩,不管看懂看不懂,父母总是带着我去看。 那时,农村大多没有文化娱乐活动,大庙村的唱大戏,招来十里八村的村民来看。我的姑姑家是大庙村的,每逢唱戏时,姑姑顾不上看戏,要给亲戚做饭,有时来的人多,碗都不够,要向邻居家借。 那时我小,看不懂戏,看到拿着大刀、红缨枪的演员出来,或是翻着跟头出来的,很是兴奋,不在与小伙伴叽叽喳喳。遇到咿咿呀呀演员唱时,,就与小伙伴嚷嚷起来,这是父母总要用眼瞪我,吓得我老实一会儿。一次看过戏,姑父问我看的什么戏。我说看到了一个傻子。姑父说今天这出戏里,没有傻子呀。我说,这么冷的天,他用扇子扇风,不是傻子呀。大家听了我说的,没有不笑的。那天唱的是越调《收姜维》,诸葛亮手里的道具,就是一个鹅毛扇。 我们村离大庙村是比较近的,两个村联姻的也多,一年春节前,村里管事的老者,商量着请大庙村的戏班子到村里来唱戏。大庙村年年唱,也总是那么几场老戏,况每年唱戏都要招待亲戚,也就乐意到我村来唱。村里召集青壮年,在一个大坑上面,用土堆起一个大土台子,上面铺上芦席,戏台子就算好了。这样就不像大庙村的戏台子低,很多人要站在板凳上看。唱戏那几天,演员吃排饭,管事的把演员分到各家,要求尽量做一些好吃的,春节家家都有一些好吃的,每家都尽力让演员吃好。母亲还让我到姥姥家,把姥姥叫来看戏。唱戏那几天,我天天背着椅子、拿着凳子去占地方,占好位置便和小伙伴在戏台上跑来跑去,在戏台子上做各种各样的怪样。 而今,不管你居住在哪里,文化生活都十分丰富。每当过春节时,看总想起儿时看大戏的情景。 |